2017 臺北文創記憶中心|2017 TNHCC

What

臺北文創記憶中心成立於 2015 年,為松山文創園區的臺北文創大樓委託 Plan b 規劃的的長期品牌計畫,希望在其營運宗旨之下,達成文化創意產業的永續發展,並重新定位臺北文創大樓在臺灣文創產業中扮演的角色及功能。記憶中心以「建立臺灣文化識別」為核心價值,希望在全球各國文化相似度不斷提升的同時,藉由放大那些日常生活中視為理所當然卻具獨特性的小事,梳理背後所代表的文化脈絡與認同,對自身文化產生自信與驕傲,進而在國際中建立更加明確的可識別性。

2017 年,第二屆臺北文創記憶中心,跳脫實體場域的限制,以「媒體」為主要傳遞媒介,跳脫地域及時間限制,選定臺灣家庭最日常的主食「米」為題,邀請港、中、臺七家媒體,針對三地的共同飲食記憶,從庶民小吃、文學詞句、人文故事、歷史軌跡等七種不同編輯角度切入,帶出各地對於米的獨特習慣與文化識別。

Why

在全球化的同質性潮流下,如何透過「米」喚醒臺灣社會的文化識別與共鳴?

When

2017/09

Where

Taipei, Taiwan

Who

主辦單位
  • 臺北文創

  • 富邦文教基金會

策劃統籌
  • Plan b

年度中心代表
  • 號外

  • 週刊編集

  • 小日子

  • Shopping Design

  • 聯合文學雜誌

  • 好吃

  • 日日好食誌

  • 知中

米倉計畫顧問
  • 米倉計畫顧問

  • 土生土長

  • 米通信

  • 米日一里葉晋發本厝

  • 米販咖啡

  • 山山來茶

禾集視覺設計
  • 究方社

禾集視覺協力
  • 鳳嬌催化室

  • BIOS Monthly

禾集影像製作
  • 浪打影像

How

核心概念

臺北文創記憶中心以「識別臺灣身份」為核心價值,同時呼應在劇烈變化的時代下「記憶正在快速消逝」之現象,我們應該更加去奠基傳承、保存、創作的文化脈絡。每年藉由放大那些日常生活中視為理所當然卻具獨特性的小事,讓每個人以相對容易的去梳理出自身的來龍去脈、探索民族文化認同,並更加肯定我們應該堅守的文化價值。

主題介紹

2017 年,第二屆臺北文創記憶中心,跳脫實體場域的限制,以「媒體」為主要傳遞媒介,跳脫地域及時間限制,選定臺灣家庭最日常的主食「米」為題,邀請港、中、臺七家媒體,針對三地的共同飲食記憶,從庶民小吃、文學詞句、人文故事、歷史軌跡等七種不同編輯角度切入,帶出各地對於米的獨特習慣與文化識別。整體計劃歷時一年,從前期研究、年度媒體中心、實體米倉展覽到禾集計畫,象徵著稻穀收穫的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。

 

  • 夏耘 — 年度媒體中心

記憶中心邀請臺灣、香港、中國不同屬性的媒體為年度中心代表,跳脫時空的限制,突破臺北文創大樓跨界對話的疆界,與兩岸三地共同討論關於米背後不同的議題與故事。《Shopping Design》以擅長的設計生活切入,帶領讀者體驗 24 小時米的生活提案;《週刊編集》以人文社會的角度探討米的文化及其歷史;《聯合文學》集合不同藝文作家分享華人共同的米食記憶;《小日子》以臺灣各地不同的米食烹飪,述說了多元的生活樣貌與社會差異;《好吃》從古早米的器具以小窺大,談起那些關於米被遺忘的小事;《號外》則從米的多樣性下手,看香港作為一個移民城市在民族文化方面的多元性與興衰;《知中》選擇以深具特殊意義的糧票切入,喚起一代人的記憶與近代人米的情感。

  • 秋收 — 米倉計畫

米倉計畫以用膳的辦桌台,重現臺灣傳統飲食文化場景,將七家媒體對於米的獨特觀點分別陳列。現場除了邀請臺灣致力於米文化的單位具體呈現,為呼應記憶主題「米」的溫度,亦特別與北投農會水稻班合作,將 2000 多株二期稻移植現場,並邀請建築科系學生參與工作坊一同模擬城市中的梯田景觀,選用方便快速組裝的可回收木棧板作為空間主素材,不僅呼應伊東豊雄設計的臺北文創大樓建築外觀,也堆疊著城市人對於稻田、土地、自然的嚮往,讓展覽不只是單方面的資訊傳達,更是互動溝通所建構的集體記憶。

  • 冬藏 — 禾集計畫

最後,記憶中心將整年度媒體觀點、實體記錄及每個參與者的互動,整理收納成一本跨越時間的「禾集」。為呈現這次多媒體樣貌,與設計師合作重新裝幀保存七家媒體內容,並特別邀請創新紙文化的鳳嬌催化室,研發「稻禾紙」作為封套。除了運用米殼廢料再生,製程中不規則的散落,讓每張紙皆是獨一無二的存在;如同每個人的記憶,皆詮釋獨特的身分認同。

read more
×